必赢线路检测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必赢线路检测中心 >

植保员工吴孔明率领科研团队再次发表SCIENCE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0-06-11 10:59    浏览次数:
       5月14日,Science杂志网络版刊登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吴孔明研究员率领科研团队的研究论文Mirid Bug Outbreaks in Multiple Crops Correlated with Wide-Scale Adoption of Bt Cotton China ( Bt棉花种植对盲蝽蟓种群区域性灾变影响机制)。这是该团队继2008年9月在Science杂志发表封面论文后获得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该论文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项目的资助下,以我国华北地区商业化种植Bt棉花为案例,用长达12年(1997-2009)的时间,系统研究了Bt棉花商业化种植对非靶标害虫盲蝽蟓种群区域性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我国华北地区,盲蝽蟓一般于6月上中旬从早春寄主迁入棉田。由于此阶段为二代棉铃虫的防治期,普通棉花防治棉铃虫施用的化学农药,间接的杀死了刚侵入棉田的此类害虫,从而使普通棉花成为盲蝽蟓的诱杀陷阱。Bt棉花大面积种植有效地控制了二代棉铃虫的危害,棉田化学农药使用量显著降低,给盲蝽蟓的种群增长提供了场所,导致其在棉田的暴发成灾,并随着种群生态叠加效应衍生成为区域性多种作物的重要害虫。这一研究成果明确了我国商业化种植Bt棉花对非靶标害虫的生态效应,为阐明转基因抗虫作物对昆虫种群演化的影响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发展利用Bt植物可持续控制重大害虫区域性灾变的新理论、新技术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农业科研始终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开展,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研究围绕生产实际,成果为生产实际服务产生重大示范作用。
      2010年5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就该研究成果主持召开了专家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方智远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郭予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徐汝梅教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戈峰研究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张青文教授等有关方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经理,农业部科技教育司邵建成副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罗晶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袁龙江副局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吴孔明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现武书记、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陈万权副所长等领导、论文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陆宴辉博士、相关媒体记者以及院、所相关部门人员近30人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吴孔明研究员代表研究组做了项目进展报告。与会领导和专家认真听取后相继发言,气氛热烈,一致认为该论文的发表是近期科研工作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充分发挥应用基础研究优势,围绕农业生产应用面临的重大实际科学问题潜心深入持久研究的成功范例。
      刘旭副经理在发言中首先对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论文作者再一次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Bt棉花种植对盲蝽蟓种群区域性灾变影响机制”论文的发表,带给我们几点启示:第一,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创新研究组要有长期的研究方向和明确的发展目标;第二,作者立足我国棉花生产实际,在生产中总结、发现问题,集中体现了农业科研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科研与生产密切结合的优良传统和学风,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典型范例;第三,农业科研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解决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既要看高水平的论文成果,更要看成果能否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该项成果的发表是如何实现发高水平论文与服务生产的有机统一,做出了生动的、有说服力的诠释。